![]() 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包括土壤气象检测系统、施肥灌溉系统、PLC控制柜、基站、GGSN、手机终端、路由器、服务器、监控终端,土壤气象检测系统安装在农田观测点位置,施肥灌溉系统对肥液进行调配输送,PLC控制柜与土壤气象检测系统和施肥灌溉系统无线连接,基站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GGSN和手机终端,GGSN通过Internet接入路由器,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服务器和监控终端。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信息和气象信息,ZigBee自组网构成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节点,PLC控制柜按植物需求精准节水灌溉,从而实现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公开号:CN214339200U 申请号:CN202022293945.0U 申请日:2020-10-15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杜远坤;王磊;潘立武;王飞 申请人: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PC主号:A01G25-1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有机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 [n0002]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峻。除此以外,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等现象严重降低了水肥的利用率,据统计农业肥料的利用率为50%,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为40%。近年来,为提高水资源、肥料等的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技术快速发展,通过将灌溉、施肥甚至农药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肥药的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n0003] 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但目前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只能根据输入设定数据操作,还需人工查看土壤及作物状况,耗时耗力。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一种智能化、精细化的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 [n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根据监测土壤墒情信息和气象信息,实时控制耕作层灌溉时机和水量,ZigBee自组网构成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避免了布线的不便、灵活性较差的缺点,PLC控制柜按植物需求精准节水灌溉,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n0005] 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包括土壤气象检测系统、施肥灌溉系统、PLC控制柜、基站、GGSN、手机终端、路由器、服务器、监控终端。 [n0006] 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分散安装在农田观测点位置上,采集气象状况和土壤数据信息,所述施肥灌溉系统对肥液进行调配输送,所述PLC控制柜与土壤气象检测系统和施肥灌溉系统无线连接,处理数据信息,所述PLC控制柜内嵌Zigbee协调器将采集数据上传到基站,所述基站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GGSN和手机终端,所述GGSN通过Internet接入路由器,路由器自带防火墙实现对数据分组过滤,所述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同时通过监控终端登录管理控制台添加后端云服务器,接收前端电流测量值,并进行分析处理。 [n0007] 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包括底座、传感器探头、支撑柱、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雨量计、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单片机。 [n0008] 所述底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农田地表下,所述传感器探头位于底座底部,所述支撑柱采用中空设计,竖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柱顶部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与支撑柱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光照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雨量计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光照度传感器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气体传感器、雨量计和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活动环套接在支撑柱上,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通过隔板固定在支撑柱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和逆变器连接,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为传感器探头、单片机、雨量计、气体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提供220V稳定电压,所述单片机为土壤气象检测系统的核心,安装在底座内部,通过导线与传感器探头、雨量计、气体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连接,通过内嵌节点向PIC传递数据信息。 [n0009] 所述施肥灌溉系统包括水源、灌溉水泵、输水管道、第一过滤器、配肥管道、混肥管道、灌溉管道、注水电磁阀、流量计、母液罐、配肥过滤器、吸肥止回阀、吸肥流量计、吸肥电磁阀、文丘里吸肥器、配液阀、肥液检测装置、检测止回阀、混液罐、液位传感器、封盖、混液罐清水阀、施肥管道、施肥水泵、第二过滤器、施肥电磁阀、施肥逆止阀、灌溉电磁阀、灌溉逆止阀、灌溉流量计、田间控制阀、回液处理系统。 [n0010] 所述水源借助灌溉水泵和输水管道流出,所述灌溉水泵后连接第一过滤器后依次连接配肥管道、混肥管道和灌溉管道,所述配肥管道依次安装注水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水源经配肥管道、注水电磁阀和流量计后流入母液罐,混合后的肥液经母液罐搅拌发酵后经配肥过滤器、吸肥止回阀、吸肥流量计和吸肥电磁阀连接文丘里吸肥器吸液端,所述文丘里吸肥器出液端经配液阀、肥液检测装置和检测止回阀流入混液罐,所述混液罐用于混合配比肥液,其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以实时监测所述混液罐内的液位,辅助配液,所述混液罐上口还有封盖,防止杂物进入混液罐,所述混液罐顶端右侧通过混液罐清水阀与输水管道连接,所述混液罐底端右侧管道连接施肥管道,所述施肥水泵安装在施肥管道上,施肥管道串联有第二过滤器、施肥电磁阀和施肥逆止阀,并与灌溉管道连接,将肥液通过滴漏管道流至田间,所述灌溉管道依次安装灌溉电磁阀、灌溉逆止阀和灌溉流量计,所述灌溉流量计安装在灌溉管道末端,所述灌溉管道连接滴漏管道,滴漏管道设置有若干田间控制阀,田间控制阀可以实现对田间灌溉的控制,所述田间肥液达到合适程度时,未流入田间的肥液经回液处理系统输送至混液罐,进行二次利用。 [n0011] 所述回液处理系统包括回液管路、回液池、回液池水泵、第一储液箱、慢砂过滤器、第二储液箱、储液箱水泵、紫外消毒过滤器、紫外消毒器。 [n0012] 所述回液处理系统由回液池、第一储液箱、慢砂过滤器、第二储液箱、紫外消毒过滤器和紫外消毒器通过回液管路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肥液经灌溉管道流入回液池内,在回液池水泵压力的作用下流入第一储液箱,再经慢砂过滤器过滤流入第二储液箱,所述回液池和第二储液箱内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回液池水泵和储液箱水泵的启停和紫外消毒器的开关,并实时监测慢砂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所述第二储液箱的肥液经紫外消毒过滤器和紫外消毒器消毒,经过慢砂消毒和紫外消毒双重作用后,最终连接到混液罐,进入配比系统,实现肥液循环利用。 [n0013]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探头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电导传感器、浓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通过探头深入土壤定时检测土壤水分、养分和PH值信息。 [n0014] 优选的,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所使用的传感器和施肥灌溉系统所使用的过滤器、阀门内嵌Zigbee终端节点。 [n0015]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内嵌报警器和Zigbee路由器节点,实时将信息发送至PLC控制柜。 [n0016] 优选的,所述肥液检测装置与文丘里吸肥器平行安装,用于检测肥液浓度和酸碱度。 [n0017] 优选的,所述文丘里吸肥器和混液罐各配置有 5 ~ 7 个,并可进行扩展,用于肥液、酸液和药液的添加或肥液的使用。 [n0018] 优选的,所述混液罐罐底自带搅拌器,可使肥液充分融合。 [n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n0020] 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根据监测土壤墒情信息和气象信息,实时控制耕作层灌溉时机和水量,ZigBee自组网构成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避免了布线的不便、灵活性较差的缺点,PLC控制柜按植物需求精准节水灌溉,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n0021] 本实用新型一些部件在整体中的具体有益效果: [n0022]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土壤气象检测系统将土壤检测与气象监测合为一体,利用太阳能发电和Zigbee传感器,数据传送方便快捷,节约能源。 [n0023]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施肥灌溉系统将水源、肥料等混合根据农田检测数据对农田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节约水资源和肥液。 [n0024]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肥液回收利用系统主要对多余的肥液进行回收,经过消毒后再重新利用,以保证根系环境的稳定,节水节肥且不污染环境。 [n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土壤气象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土壤气象检测系统电路连接图。 [n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施肥灌溉系统连接示意图。 [n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灌溉流程图。 [n0030] 图中:1、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01、底座,102、传感器探头,103、支撑柱,104、风速风向传感器,105、光照度传感器,106、气体传感器,107、雨量计,108、太阳能电池板,109、太阳能控制器,110、蓄电池,111、逆变器,112、单片机,2、施肥灌溉系统,201、水源,202、灌溉水泵,203、输水管道,204、第一过滤器,205、配肥管道,206、混肥管道,207、灌溉管道,208、注水电磁阀,209、流量计,210、母液罐,211、配肥过滤器,212、吸肥止回阀,213、吸肥流量计,214、吸肥电磁阀,215、文丘里吸肥器,216、配液阀,217、肥液检测装置,218、检测止回阀,219、混液罐,220、液位传感器,221、封盖,222、混液罐清水阀,223、施肥管道,224、施肥水泵,225、第二过滤器,226、施肥电磁阀,227、施肥逆止阀,228、灌溉电磁阀,229、灌溉逆止阀,230、灌溉流量计,231、田间控制阀,232、回液处理系统,2321、回液管路,2322、回液池,2323、回液池水泵,2324、第一储液箱,2325、慢砂过滤器,2326、第二储液箱,2327、储液箱水泵,2328、紫外消毒过滤器,2329、紫外消毒器,3、PLC控制柜,4、基站,5、GGSN,6、手机终端,7、路由器,8、服务器,9、监控终端。 [n0031]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n0032] 实施例: [n0033] 如附图1所示。 [n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包括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施肥灌溉系统2、PLC控制柜3、基站4、GGSN5、手机终端6、路由器7、服务器8、监控终端9。 [n0035] 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分散安装在农田观测点位置上,采集气象状况和土壤数据信息,所述施肥灌溉系统2对肥液进行调配输送,所述PLC控制柜3与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和施肥灌溉系统2无线连接,处理数据信息,所述PLC控制柜3内嵌Zigbee协调器将采集数据上传到基站4,所述基站4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GGSN5和手机终端6,所述GGSN5通过Internet接入路由器7,路由器7自带防火墙实现对数据分组过滤,所述路由器7通过网线连接服务器8和监控终端9,同时通过监控终端9登录管理控制台添加后端云服务器8,接收前端电流测量值,并进行分析处理。 [n0036]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 [n0037] 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包括底座101、传感器探头102、支撑柱103、风速风向传感器104、光照度传感器105、气体传感器106、雨量计107、太阳能电池板108、太阳能控制器109、蓄电池110、逆变器111、单片机112。 [n0038] 所述底座10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农田地表下,所述传感器探头102位于底座101底部,所述支撑柱103采用中空设计,竖直固定在底座101上,所述支撑柱103顶部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104,风速风向传感器104与支撑柱103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3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光照度传感器105、气体传感器106、雨量计107和太阳能电池板108,所述光照度传感器105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柱103上,所述气体传感器106、雨量计107和太阳能电池板108通过活动环套接在支撑柱103上,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09、蓄电池110、逆变器111通过隔板固定在支撑柱103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8与太阳能控制器109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109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0和逆变器111连接,所述逆变器111通过导线为传感器探头102、单片机112、雨量计107、气体传感器106、风速风向传感器104、光照度传感器105提供220V稳定电压,所述单片机112为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的核心,安装在底座101内部,通过导线与传感器探头102、雨量计107、气体传感器106、风速风向传感器104、光照度传感器105连接,通过内嵌节点向PIC传递数据信息。 [n0039]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 [n0040] 所述施肥灌溉系统2包括水源201、灌溉水泵202、输水管道203、第一过滤器204、配肥管道205、混肥管道206、灌溉管道207、注水电磁阀208、流量计209、母液罐210、配肥过滤器211、吸肥止回阀212、吸肥流量计213、吸肥电磁阀214、文丘里吸肥器215、配液阀216、肥液检测装置217、检测止回阀218、混液罐219、液位传感器220、封盖221、混液罐清水阀222、施肥管道223、施肥水泵224、第二过滤器225、施肥电磁阀226、施肥逆止阀227、灌溉电磁阀228、灌溉逆止阀229、灌溉流量计230、田间控制阀231、回液处理系统232。 [n0041] 所述水源201借助灌溉水泵202和输水管道203流出,所述灌溉水泵202后连接第一过滤器204后依次连接配肥管道205、混肥管道206和灌溉管道207,所述配肥管道205依次安装注水电磁阀208和流量计209,所述水源201经配肥管道205、注水电磁阀208和流量计209后流入母液罐210,混合后的肥液经母液罐210搅拌发酵后经配肥过滤器211、吸肥止回阀212、吸肥流量计213和吸肥电磁阀214连接文丘里吸肥器215吸液端,所述文丘里吸肥器215出液端经配液阀216、肥液检测装置217和检测止回阀218流入混液罐219,所述混液罐219用于混合配比肥液,其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20,以实时监测所述混液罐219内的液位,辅助配液,所述混液罐219上口还有封盖221,防止杂物进入混液罐219,所述混液罐219顶端右侧通过混液罐清水阀222与输水管道203连接,所述混液罐219底端右侧管道连接施肥管道223,所述施肥水泵224安装在施肥管道223上,施肥管道223串联有第二过滤器225、施肥电磁阀226和施肥逆止阀227,并与灌溉管道207连接,将肥液通过滴漏管道流至田间,所述灌溉管道207依次安装灌溉电磁阀228、灌溉逆止阀229和灌溉流量计230,所述灌溉流量计228安装在灌溉管道207末端,所述灌溉管道207连接滴漏管道,滴漏管道设置有若干田间控制阀231,田间控制阀231可以实现对田间灌溉的控制,所述田间肥液达到合适程度时,未流入田间的肥液经回液处理系统232输送至混液罐219,进行二次利用。 [n0042] 所述回液处理系统232包括回液管路2321、回液池2322、回液池水泵2323、第一储液箱2324、慢砂过滤器2325、第二储液箱2326、储液箱水泵2327、紫外消毒过滤器2328、紫外消毒器2329。 [n0043] 所述回液处理系统232由回液池2322、第一储液箱2324、慢砂过滤器2235、第二储液箱2326、紫外消毒过滤器2328和紫外消毒器2329通过回液管路2321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肥液经灌溉管道207流入回液池2322内,在回液池水泵2323压力的作用下流入第一储液箱2324,再经慢砂过滤器2325过滤流入第二储液箱2326,所述回液池2322和第二储液箱2326内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回液池水泵2323和储液箱水泵2327的启停和紫外消毒器2329的开关,并实时监测慢砂过滤器2325的过滤速度,所述第二储液箱的肥液经紫外消毒过滤器2328和紫外消毒器2329消毒,经过慢砂消毒和紫外消毒双重作用后,最终连接到混液罐219,进入配比系统,实现肥液循环利用。 [n0044]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传感器探头102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电导传感器、浓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通过探头深入土壤定时检测土壤水分、养分和PH值信息。 [n0045]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所使用的传感器和施肥灌溉系统2所使用的过滤器223、阀门内嵌Zigbee终端节点。 [n0046]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单片机112内嵌报警器和Zigbee路由器节点,实时将信息发送至PLC控制柜3。 [n0047]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肥液检测装置217与文丘里吸肥器215平行安装,用于检测肥液浓度和酸碱度。 [n0048]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文丘里吸肥器215和混液罐219各配置有6个,并可进行扩展,用于肥液、酸液和药液的添加或肥液的使用。 [n0049]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混液罐219罐底自带搅拌器,可使肥液充分融合。 [n005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n0051] 第一步,启动运维系统,在进入界面输入栽培种类、所属类型、定植叶片数和滴箭流速等参数,并选择控制方法后,即可进入系统。运维系统根据输入参数自动判定农作物的初始生育期及其所对应的营养液参数和灌溉决策参数,并进行初始条件记录。第二步,运维系统根据农作物生长状态和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监测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判定农作物是否达到灌溉条件,当判定满足本次灌溉条件,则根据系统判定的生育期进行肥液参数的判定。第三步,启动施肥灌溉系统2,根据判定的肥液浓度、组分和酸碱度,进行肥液的检测,肥液适宜则依照当时的灌溉决策参数启动灌溉,若肥液不满足要求,则对肥液进行调配,调配好的肥液,检测合格后用于灌溉。第四步,根据系统计算得到的灌溉量,进行灌溉决策并实施灌溉。第五步,启动回液处理系统232,将灌溉后多余的肥液经过回液管路2321进行回收,经慢砂过滤器2325和紫外消毒器2329消毒后流入混液罐219再重新利用。 [n0052]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施肥灌溉系统(2)、PLC控制柜(3)、基站(4)、GGSN(5)、手机终端(6)、路由器(7)、服务器(8)、监控终端(9),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分散安装在农田观测点位置上,采集气象状况和土壤数据信息,所述施肥灌溉系统(2)对肥液进行调配输送,所述PLC控制柜(3)与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和施肥灌溉系统(2)无线连接,处理数据信息,所述PLC控制柜(3)内嵌Zigbee协调器将采集数据上传到基站(4),所述基站(4)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GGSN(5)和手机终端(6),所述GGSN(5)通过Internet接入路由器(7),路由器(7)自带防火墙实现对数据分组过滤,所述路由器(7)通过网线连接服务器(8)和监控终端(9),同时通过监控终端(9)登录管理控制台添加后端云服务器(8),接收前端电流测量值,并进行分析处理。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包括底座(101)、传感器探头(102)、支撑柱(103)、风速风向传感器(104)、光照度传感器(105)、气体传感器(106)、雨量计(107)、太阳能电池板(108)、太阳能控制器(109)、蓄电池(110)、逆变器(111)、单片机(112),所述底座(10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农田地表下,所述传感器探头(102)位于底座(101)底部,所述支撑柱(103)采用中空设计,竖直固定在底座(101)上,所述支撑柱(103)顶部安装有风速风向传感器(104),风速风向传感器(104)与支撑柱(103) 顶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3)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光照度传感器(105)、气体传感器(106)、雨量计(107)和太阳能电池板(108),所述光照度传感器(105)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柱(103)上,所述气体传感器(106)、雨量计(107)和太阳能电池板(108)通过活动环套接在支撑柱(103)上,所述太阳能控制器(109)、蓄电池(110)、逆变器(111)通过隔板固定在支撑柱(103)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8)与太阳能控制器(109)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109)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0)和逆变器(111)连接,所述逆变器(111)通过导线为传感器探头(102)、单片机(112)、雨量计(107)、气体传感器(106)、风速风向传感器(104)、光照度传感器(105)提供220V稳定电压,所述单片机(112)为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的核心,安装在底座(101)内部,通过导线与传感器探头(102)、雨量计(107)、气体传感器(106)、风速风向传感器(104)、光照度传感器(105)连接,通过内嵌节点向PIC传递数据信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灌溉系统(2)包括水源(201)、灌溉水泵(202)、输水管道(203)、第一过滤器(204)、配肥管道(205)、混肥管道(206)、灌溉管道(207)、注水电磁阀(208)、流量计(209)、母液罐(210)、配肥过滤器(211)、吸肥止回阀(212)、吸肥流量计(213)、吸肥电磁阀(214)、文丘里吸肥器(215)、配液阀(216)、肥液检测装置(217)、检测止回阀(218)、混液罐(219)、液位传感器(220)、封盖(221)、混液罐清水阀(222)、施肥管道(223)、施肥水泵(224)、第二过滤器(225)、施肥电磁阀(226)、施肥逆止阀(227)、灌溉电磁阀(228)、灌溉逆止阀(229)、灌溉流量计(230)、田间控制阀(231)、回液处理系统(232),所述水源(201)借助灌溉水泵(202)和输水管道(203)流出,所述灌溉水泵(202)后连接第一过滤器(204)后依次连接配肥管道(205)、混肥管道(206)和灌溉管道(207),所述配肥管道(205)依次安装注水电磁阀(208)和流量计(209),所述水源(201)经配肥管道(205)、注水电磁阀(208)和流量计(209)后流入母液罐(210),混合后的肥液经母液罐(210)搅拌发酵后经配肥过滤器(211)、吸肥止回阀(212)、吸肥流量计(213)和吸肥电磁阀(214)连接文丘里吸肥器(215)吸液端,所述文丘里吸肥器(215)出液端经配液阀(216)、肥液检测装置(217)和检测止回阀(218)流入混液罐(219),所述混液罐(219)用于混合配比肥液,其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20),以实时监测所述混液罐(219)内的液位,辅助配液,所述混液罐(219)上口还有封盖(221),防止杂物进入混液罐(219),所述混液罐(219)顶端右侧通过混液罐清水阀(222)与输水管道(203)连接,所述混液罐(219)底端右侧管道连接施肥管道(223),所述施肥水泵(224)安装在施肥管道(223)上,施肥管道(223)串联有第二过滤器(225)、施肥电磁阀(226)和施肥逆止阀(227),并与灌溉管道(207)连接,将肥液通过滴漏管道流至田间,所述灌溉管道(207)依次安装灌溉电磁阀(228)、灌溉逆止阀(229)和灌溉流量计(230),所述灌溉流量计228安装在灌溉管道(207)末端,所述灌溉管道(207)连接滴漏管道,滴漏管道设置有若干田间控制阀(231),田间控制阀(231)可以实现对田间灌溉的控制,田间肥液达到合适程度时,未流入田间的肥液经回液处理系统(232)输送至混液罐(219),进行二次利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探头(102)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电导传感器、浓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通过探头深入土壤定时检测土壤水分、养分和PH值信息。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气象检测系统(1)所使用的传感器和施肥灌溉系统(2)所使用的过滤器、阀门内嵌Zigbee终端节点。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12)内嵌报警器和Zigbee路由器节点,实时将信息发送至PLC控制柜(3)。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吸肥器(215)与肥液检测装置(217)平行安装,用于检测肥液浓度和酸碱度。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吸肥器(215)和混液罐(219)各配置有5~7个,并可进行扩展,用于肥液、酸液和药液的添加或肥液的使用。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液罐(219)罐底自带搅拌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5830870B|2018-12-14|一种远程无线农田监控系统和方法 CN201752202U|2011-03-02|一种微型蔬菜工厂的营养液自动循环系统 CN201888129U|2011-07-06|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CN103548621B|2015-09-30|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及方法 CN102293133B|2016-02-17|工厂化农业自动生产线 CN107317937A|2017-11-03|一种基于手机app的立体农业种植棚远程管理系统 CN101849495A|2010-10-06|无线监测土壤水分的最佳节水灌溉方法 CN102845293A|2013-01-02|一种阳台用的雾培与水培复合栽培器 CN102232349A|2011-11-09|一种外营养源农业种植设施 CN102235102A|2011-11-09|一种内营养源农业种植设施 CN202818381U|2013-03-20|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和云计算的农业喷滴灌系统 CN109673480A|2019-04-26|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350394U|2017-07-2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田墒情监测及灌溉控制装置 CN201360466Y|2009-12-16|生态节能兔舍 CN108522221A|2018-09-14|一种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灌溉系统 CN110734313A|2020-01-31|一种智能化控制的有机肥发酵系统 CN214339200U|2021-10-08|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 CN109258044B|2021-05-07|一种基于沼液的农田水肥管控系统及方法 CN201611343U|2010-10-20|一种基于wsn的海参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CN205844948U|2016-12-28|基于bim平台及vr技术的家庭立体种植生态循环管理系统 CN112219698A|2021-01-15|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 CN110488891A|2019-11-22|一种物联网的太阳能远程精准灌溉系统 CN205491997U|2016-08-24|大区域多田块自动节水灌溉三级控制系统 CN106342463A|2017-01-25|一种家畜粪便生物发酵滴灌施肥系统 CN109601347A|2019-04-12|一种农业自动化灌溉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293945.0U|CN214339200U|2020-10-15|2020-10-15|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CN202022293945.0U| CN214339200U|2020-10-15|2020-10-15|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综合运维系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